實時發(fā)布天互官方新聞和媒體報道,了解天互最新動態(tài)
7月10日早上,天互數(shù)據(jù)晨會上郭凡分享了《野豬和馬》的故事,告訴我們“寬容待人,才能幫助自己化解災(zāi)難”。
野豬和馬一起吃草,野豬時常使壞,不是踐踏青草就是把水?dāng)嚋?。馬十分惱怒,一心想報復(fù),便去請獵人幫忙。獵人說除非馬套上轡頭讓他騎。馬報復(fù)心切,答應(yīng)了獵人要求。獵人騎上馬打敗了野豬,隨后把馬牽回去,拴在馬槽,馬失去了原先的自由—— 你不能容忍他人,就會給自己帶來不幸。
有道是:“饒人不是癡漢,癡漢不會饒人?!睂捜菟?,并不是怯懦膽小,而是發(fā)自內(nèi)心的一種關(guān)懷,一種體恤。當(dāng)心胸不夠開闊,內(nèi)心的煩惱也會比較多,別人不以為是煩惱的,自己也覺得煩惱。生活中常與人有矛盾,那么在自己遇到困難時,別人也不太高興伸手相助。其實,真正能寬容待人,善待他人,不但自己免于陷入與人爭斗的苦惱,無形中,還結(jié)下許多善緣,幫助自己化解災(zāi)難。
明代王琦在《寓圃雜記》中,記述了楊翥的兩件小事,不僅令人感動,也讓我們有所領(lǐng)悟:
楊翥在做修撰的時候,住到京城里。一天,他的鄰居丟了一只雞,因楊翥搬去不久,便懷疑雞是楊家偷的。于是,鄰人便大聲指罵雞被姓楊的偷去了,還在那兒叫嚷不止。家人聽到,心里很不痛快,明明沒有偷雞,卻被鄰人如此奚落,于是告知了楊翥。誰知,楊翥聽后并不動怒,只是平靜地說:“天下不只我一家姓楊,隨他罵去。”
又有另一位鄰居,每逢下雨天,便故意將自家院中的積水排放進楊家,使楊家深受臟污潮濕之苦。家人氣惱不過,又告知楊翥,楊翥卻仍心平氣和地勸解家人道:“總是晴天的日子多,下雨的日子少啊?!?/SPAN>
久而久之,鄰居們見楊翥事事謙讓,待人謙和,還能受辱不怨,都被楊翥那寬容仁厚的心深深感動了。
有一年,有一伙賊人密謀著要搶劫楊家,當(dāng)鄰人們得知此事后,竟主動組織起來,輪流到楊家守夜防賊,從而免除了楊家的一場災(zāi)禍,實在是叫人感動。
楊翥的寬容忍讓,不但沒有一直被人欺負(fù),還感來鄰人的傾心相助,這難道不是楊翥的寬容謙讓,為他及家人帶來的安穩(wěn)之福嗎?
能夠?qū)捜荽?,和氣對人,他人自然是會受到感動,從而以同樣的愛心回報的。反之,不能寬容的人,?nèi)心常有不平,甚至是埋怨、憤恨。由此,更易與人產(chǎn)生敵對或沖突。
當(dāng)心胸不夠開闊,內(nèi)心的煩惱也會比較多,別人不以為是煩惱的,自己也覺得煩惱。生活中常與人有矛盾,那么在自己遇到困難時,別人也不太高興伸手相助。如此,人生就多出了許多的障礙來。
而愿意和氣對人,寬容待人,不僅避免了吵鬧、爭斗之苦,其寬闊的胸懷,也會讓自己的生活更愉快,心情更開朗。
寬容之人有福,因為他的寬容,不僅讓自己更快樂,也給家庭帶來更多的和氣,讓鄰里間更加友愛,也使整個社會變得更為和諧與溫馨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