實時發(fā)布天互官方新聞和媒體報道,了解天互最新動態(tài)
今天的晨會上楊鐘為大家分享了一個關(guān)于個人價值和社會環(huán)境的小故事:
有個魯國人擅長編草鞋,他妻子擅長織白絹。他想遷到越國去。友人對他說:“你到越國去,一定會貧窮的?!薄盀槭裁矗俊薄安菪?,是用來穿著走路的,但越國人習(xí)慣于赤足走路;白絹,是用來做帽子的,但越國人習(xí)慣于披頭散發(fā)。憑著你的長處,到用不到你的地方去,這樣,要使自己不貧窮,難道可能嗎?”
這個故事告訴人們:一個人要發(fā)揮其專長,就必須適合社會環(huán)境需要。如果脫離社會環(huán)境的需要,其專長也就失去了價值。因此,我們要根據(jù)社會得需要,決定自己的行動,更好去發(fā)揮自己的專長。
楊鐘還和大家分享了自己非常喜歡的《道德經(jīng)》里的一句話:
大成若缺,其用不弊;大盈若沖,其用不窮
其本意就是:最完美的事物好像還不完美,但其用處沒有一點不方便。道家哲學(xué) :物忌全勝,事忌全美,人忌全盛,涵容以待人,恬淡以處世。
引申:不要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。
王家衛(wèi)《一代宗師》臺詞
葉問:其實天下之大,又何止南北。勉強求全,等于固步自封。在你眼中在,這塊餅是個武林。對我來講是一個世界。所謂大成若缺,有缺憾才能有進步。真管用的話,南拳又何止北傳,你說對嗎?
蘋果LOGO設(shè)計的巧合
蘋果公司設(shè)計的LOGO時可能并不知道《道德經(jīng)》為何物,然而,這個詭異的蘋果迷倒無數(shù)果粉同時,被中國網(wǎng)友拍案叫絕。被咬一口的蘋果,就是頂峰水平的蘋果。不過,敢于設(shè)計這樣的蘋果,也不是每個人都能“吃”的。
老子《道德經(jīng)》有“大成若缺”之語,意思很明白,就是成功者看似有缺陷的。而蘋果公司在行業(yè)達到了頂峰,所向無敵,屬于“大成”。大成者立足與世,不可傲立,需要自謙,故有缺陷的提示,加上“大成若缺”的文化理念,設(shè)計一個“被咬一口”的蘋果,可謂匠心獨運,文化深厚,異與同行。